泉州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印发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的通知
时间:2023-03-31 10:25 浏览量:

  

  

各县(市、区)城市管理局(分局),晋江市交通局、林业与园林局、水利局,开发区规建局,台商区综合执法与应急管理局、规划建设与交通运输局,局机关各科室(大队)、直属各单位:

  现将《泉州市城市管理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泉州市城市管理局

  2023年3月15日

  

  泉州市城市管理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市城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市委“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战略、“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和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等要求,树立以人为本、“大城管”理念和精品、争先创优意识,加快项目建设,补齐设施短板,实施“监测吹哨、管养报到”,不断做实城市功能、做优城市环境、做细城市管理,助推“海丝名城、智造强市、品质泉州”建设。

  一、2022年工作情况

  (一)坚持抓城建、提品质。组建专班、全力推进“抓城建提品质”和“项目攻坚2022”专项行动,策划实施项目建设226个,完成总投资29.66亿元。一是推进园林绿化提升。开展“绿满泉城”三年行动,统筹推进公园、景观路、花漾街区等绿化建设,建成精品公园6个、郊野公园5个、口袋公园157个、立体绿化195处、园林景观路8条、花漾街区7个,新改建公园绿地面积121公顷(超额完成省厅100公顷指标)。开展首届“绿满泉城·古城添彩”植物认养、街头绿地(城市绿雕)竞赛、小阳春赠苗活动,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组织市树刺桐的推广种植及相关课题研究等。二是推进城市照明提升。开展照明提升三年行动,统筹环湾区域照明建设,实施门户廊道、山线水系、古城街巷、环湾新区“四个重点”项目54个,完成东海城东片区及晋江、洛阳江两岸照明提升工程初步设计并交付实施,部分重要节点项目建成“亮灯迎春”。三是推进市政设施提升。统筹市政道路改造、城市家具整治、供水供气管网建设等,实施道路“微整治”59条,整治路缘石问题2301处、病害井盖15896个;建立“一桥一档”城市桥梁519座,改造D级病害桥梁2座;南安市精品街道(成功街-河滨路)整治提升工程列为省级主干道整治样板工程。启动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新改建供水管网116公里(超额完成省厅60公里指标);有序推进中石油西三线天然气对接工程和天然气德化支线对接工程,新改建城镇燃气管道100公里,实现管道燃气“县县通”;深化“厕所革命”,新改建农村公厕127座。四是推进环卫能力提升。建成投用石狮、晋江、惠安、安溪、德化等5座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全市餐厨垃圾处理能力提至449吨/日,提前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目标;加快永春、德化县生活垃圾焚烧厂建设,预计2024年建成投产。

  (二)坚持补短板、强弱项。持续对标寻差、攻坚克难,加快补齐市政短板,增强设施承载功能,提升城市现代化建设水平。一是深化污水提质增效。制发《泉州市城市(县城)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方案(2022-2025年)》和《泉州市市区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及内沟河水质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5年)》,策划生成项目238个(3年),已完成74个、在建83个,新改建污水管网160公里(超额完成省厅100公里指标);加快城东、东海及泉港污水处理厂扩建,新增处理规模9.5万吨/日。二是加快排水防涝建设。运用系统化思维,加快城区排涝系统建设,实施玉田渠整治等排涝工程20个,完工7个、在建6个、前期7个;新改建雨水管网128公里、治理积水点67处;完成21条内沟河清淤治理。三是深化黑臭水体整治。制发《泉州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方案》,开展市区及县级黑臭水体摸排整治,发现晋江、南安、石狮市黑臭水体各1条,实施分类整治,年底消除黑臭比例40%任务。四是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加强顶层设计,出台《泉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加快推动垃圾处理设施完善、分类习惯养成,全市新增16个街道(乡镇)开展垃圾分类,建成厨余就地处置设施19处、再生资源回收中心4座,改造提升“十有”垃圾分类亭(屋)1230座,创建省级示范区1个(鲤城区)、试点县1个(南安市)、重点镇2个(晋江金井镇、南安向阳乡),以及市级示范小区42个,有效推动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住建部垃圾分类评估成绩,我市位列全国大城市第二档(共76个大城市)排名31名。五是抓好城建“关键小事”。动态建立相关项目库,统筹实施街巷整治、充电桩建设、杆线规整等“关键小事”60项,新建充电桩584桩,更换、拆除废旧电力杆塔820座、规整通信线缆688公里、电力线路150条。

  (三)坚持建机制、严监管。按照“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放”原则,创新建立监测精细化、管养专业化、考核标准化、运行扁平化的管理机制,强化城市运行监管。一是创新运营模式。抓好中心市区环卫一体化改革,实行一区一支队伍作业全覆盖并开始实施,其他县(市、区)结合实际推进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打造专业、高效、优质的城市运营模式。二是创新监测体系。加快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智慧城管物联通管理平台)建设,全面落实“监测吹哨、管养(执法)报到”机制,完善网格设置,推进多网合一。完成5700套市政设施智能监测设备安装,设置城区巡查和监督网格241个,配备网格员348名,受理并处置城管类问题27.76万件、监测吹哨问题1.84万件,有效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水平。三是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梳理市、区两级和部门之间的职能边界,市级主要负责重大的市政设施、事项管养,日常管理实行以块为主,规范工作流程,实行闭环管理;压实管理责任,发挥指挥棒作用,建立以事取费、以费养事的经费补给、奖惩机制,督促部门、县(市、区)履行好管理职责,提升城市建管养能力。四是完善建管衔接机制。密切与资规、住建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健全管理提前介入、项目竣工联合验收和移交管养等制度,推动实现规划、建设和管理无缝衔接;完成已建成未移交市政、园林、排水防涝等项目的排查,建立“容缺”移交管养机制,先行进行移交,确保设施管养及时到位。

  (四)坚持抓常态、促精细。总结推广创城、创卫成功经验,完善城市管理措施,强化应急安全保障,不断提升城市精细管理和服务水平。一是加强精细化管理。制发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及评估标准,开展“八化”专项行动(即序化、优化、净化、美化、亮化、绿化、智化、规范化),下达实施精细化管理任务清单51项。鲤城区南外宗正司片区获评省级精细化示范样板街区。二是加强城市综合考评。会同市场监管和河长办等相关单位就“数字城管”案件处理、城市卫生及公用设施管理、农贸市场和河长制管理等方面进行考评,每月通报考评结果,督促问题整改5.06万处。三是加快专项规划修编。组织编制“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安全处置”“城市绿地系统”“中心市区照明提升”“中心市区内涝治理”等专项规划4个、“城市园林绿化”“东海城东片区城市家具”“海绵城市建设植物选型”等技术导则3个、“供水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园林绿化树木支撑规程”“中心市区夜景照明管理暂行规定”等地方性行业标准及法规3部,强化统筹行业科学发展和督促指导。四是加快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发布《泉州市城镇燃气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提升指南(试行)》《渣土车运输安全标准化提升细则》《泉州市城市公园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规范》等行业达标细则和运行提升指南,指导开展标准化提升创建。落实“三张清单”要求,建立城管领域“三张清单”企事业单位85家,排查整改安全隐患773个。制定《福建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报省住建厅审核发布。

  (五)坚持严治理、创宜居。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深化城市顽疾治理,不断改善宜居环境。一是推进违法建设治理。坚持“控新、化存、固效”,综合运用网格巡查、卫片筛查等措施,建立清单、对单销号,排查处置城镇违法建设513宗17.51万平米。二是推进乱停车治理。出台《泉州市机动车停车泊位错时共享实施意见》等配套制度7项,开展中心城区停车资源数据普查,按照省、市纪委监委“点题整治”工作要求,严厉查处占用公共空间违规设立经营性停车场、私占停车设施、不执行收费标准等违规行为,整治公共空间违规设立经营性停车场21处、泊位2109个,相关工作得到省厅际协调机制办的肯定。三是推进市容乱象治理。深化占道经营、噪声扰民、户外广告、渣土运输、油烟污染、养犬、共享单车等乱源乱象整治,着力改善市容市貌环境,查纠占道经营12.31万起、施工噪音扰民1261起,清理规整户外广告(含横幅)4万处、牛皮癣129万张,查处违规渣土运输车6315辆(次)、处罚金额599.5万元,整治餐饮油烟污染问题1572处,劝导文明养犬2375起。四是推进燃气专项治理。出台《泉州市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方案》《泉州市城市管理系统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实施方案》等,健全公安、市场监管、城管等部门联动打击防范机制,开展专项检查和执法7122次,整改隐患问题1.23万处;执行行政处罚53宗,处罚金107.16万元;查处黑气点113家,暂扣钢瓶4591个,移交公安拘留7人;组织抽查餐饮用气场所1308家,整改安全用气问题240个,推行燃气餐饮用户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安装2.12万户(安装率100%)。五是做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组织对第一轮、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8个问题和牵头的253件信访件进行“回头看”,逐一走访现场督导复核,督促整改发生反弹或整改不到位信访件7件,配合做好生态环境部华东督察局“回头看”迎检,室仔前垃圾填埋场综合治理项目得到专家一致肯定。

  (六)坚持抓规范、提效能。坚持依法行政,从严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强化机关效能建设,营造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一是加强党组织建设。推广运用“三合一”机关党建工作体系,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优化党组织架构,配齐配强党务干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基层组织管理。深化“党建+”邻里中心建设,创建“党建+”邻里中心垃圾分类星级社区16个,“关于融入‘党建+’邻里中心 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调研报告”荣获“2022年全市机关党建课题调研”三等奖。创新打造城市管理“砺能敏行、忠诚筑梦”特色党建品牌,深化党建项目化建设,荣获市直机关特色党建展评活动三等奖。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成立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统筹做好涉疫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等工作,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持续深化文明创建、文明实践、文明培育,全系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场次,局机关、直属各单位持续保持文明单位创建全覆盖。抓好意识形态工作,集中开展宣传阵地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严格“三审”流程发布信息1178条,正面做好67件网络舆情处置。二是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深入实施“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专项行动,出台并落实“三提三效”13条具体措施,开展“万名干部进万企,一企一策促发展”活动,协调处理企业反映问题6个,兑现惠企政策2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进一步优化用水、用电、用气、广电网络工程占用挖掘道路“一窗式”联审机制,降低企业成本。扎实开展“勇当主力军、机关我先行”作风建设专项活动,累计摸排问题28个并狠抓整改。三是加强依法行政。推进执法活动规范化,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等,办理案件2640件、罚款4015.81万元。开展“八五”普法宣传,组织普法宣传217次,开展培训84次、4500人次。主动接受市人大、市政协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96件、满意率100%,生活垃圾分类和餐饮油烟治理顺利通过市人大满意度测评。四是加强作风建设。扎实开展“勇当主力军、机关我先行”作风建设专项活动,累计摸排问题28个并狠抓整改;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紧盯行政执法、工程项目招投标和行政审核审批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梳理排查廉政风险点,建立防控清单。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实施办法,持之以恒纠正“四风”,认真落实精文简会和规范督检考等工作,切实为基层减负赋能。树立注重实绩、崇尚实干的选人用人导向,大力选拔政治素质高、专业化能力强、敢于善于斗争的优秀干部,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升队伍战斗力。今年来共职级晋升25人次,提拔科级领导干部16任,调整岗位12人次。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我局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按照省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深入实施“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深耕“1+3”专项行动,坚持树立“大城管”理念、精品意识、争先创优意识和以人为本理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推进城市功能提级、品质提升,加快建设海丝名城、智造强市、品质泉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重点抓好8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市政设施改造。统筹市政道路、管线改造和城市家具整治、燃气管网建设等,不断补齐设施短板,切实提能级促高效。①实施道路桥梁改造。开展道路破损和路缘石修复行动,抓好15条以上主次干道“微整治”、10条以上市政道路改造。开展桥梁定期检测维护,完成大坪山人行隧道西洞口增设非机动车匝道改造和119座市级桥梁病害整治。②实施照明提升工程。统筹实施门户廊道、山线水系、古城街巷、环湾新区“四个重点”照明建设项目,力争5月份前完成东海城东片区及晋江洛阳江两岸照明提升,打造“水上看泉州、夜游世遗城”精品夜色;年底实现城市廊道、山景水系、古城新区扩展延伸。实施完成LED路灯节能改造1000盏。③实施城市家具提升。全面清洗城市雕塑、垃圾桶、垃圾转运站、路名牌等,规范统筹设置城市报刊亭、公交候车亭;开展城市道路杆线箱柜等专项整治,改造隐蔽美化配电箱、变压器、信号柜等设施设备。力争年底前完成北迎宾大道、安吉路、滨海街、海星街东段、双垵街、府东路、府西路等7条道路的城市家具提升改造,规范样式色彩,提升道路景观。④实施燃气设施建设。持续推动中石油西三线天然气对接工程,新建输气管道50公里;实施完成76.28公里老旧燃气管道改造、城东东星门站改造和47万户管道安全阀安装工程。⑤实施供水设施改造。新建改造城市供水管网60公里以上,确保管网漏损率控制在8.5%以内;完成泉港区湄丰水厂扩建,推进中心市区150座老旧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程;牵头做好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迎检。

  二是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以“绿满泉城”三年行动为抓手,计划新建精品公园5个,新改建口袋公园155个、立体绿化193处,新增郊野公园3.6平方公里,新改建公园绿地面积120公顷以上。石狮市、南安市力争通过国家园林城市考核验收。①抓好绿地系统规划。持续推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绿线”划定,均衡合理布局各类绿地,提升景观成效。②抓好园林绿化建设。坚持项目运作,重点抓好滨海公园景观提升、东海城东片区更新古树名木保护及公园绿地建设(一期)等,大力推进城市公园、园林景观路、林荫路建设及垂直绿化,持续开展园林式小区、单位庭院评选等。③加强行业监管指导。建设方面,重点探索建立园林绿化工程“方案设计、施工图审查、工程质量监督、竣工验收和景观效果评价”全过程的行业监管机制;管养方面,进一步健全完善“责任单位内部考评、城市管理综合考评、园林行业专业监督考评”三级考核体系,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和涉绿案件执法力度,全面提高绿地精细管养水平。④抓好绿化科研工作。开展城市绿地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刺桐树改良技术研究、新一轮古树名木普查及后续资源调查、历史价值公园保护策略研究和城市生物多样性三年监测与评价等。

  三是提升环卫处理能力。践行“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要求,推动环卫基础设施完善、垃圾分类习惯养成、卫生保洁能效提高,切实提颜值促宜居。①完善垃圾处理设施。推进永春、德化焚烧发电厂建设,完成江南片区大型垃圾转运站主体及安装工程,确保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加快推进北星垃圾转运站迁建项目,力争年内动工建设。②推行生活垃圾分类。从前端分类引导、终端处理设施“双向”推进,健全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过程管理系统。年度计划创建省级示范区1个,省级试点县1个,市级示范居住小区、公共机构164个;新增15个街道(乡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改造提升300座垃圾分类屋(亭)。至年底,中心市区、其余县(市、区)“十有一员”小区分别达到60%、30%以上。③抓好卫生保洁作业。加强城市道路保洁监管,深入推进以洒水、清洗、吸扫为主的多机械联合作业,形成高标准保洁作业模式,实现“路见本色”。至年底,城市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95%以上、道路冲洗率达70%以上。

  四是强化内河水系治理。注重源头防治、标本兼治,统筹推进治污水、排涝水、保供水“三水共治”,切实提质效促生态。①深化污水提质增效。落实《泉州市城市(县城)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方案(2022-2025年)》《泉州市市区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及内沟河水质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5年)》要求,紧盯污水收集率、进水BOD浓度“两项指标”,加快“一厂一策”系统化整治,系统性推进管网排查、建设及雨污分流改造,重点实施晋江仙石污水处理厂四期和南安市污水厂扩建工程,新建改造污水管网100公里以上。加大涉污执法力度,开展学校、洗车行业等“排水大户”专项整治。推行污水设施由国有企业统一建设、管护、运营,推进“厂网”一体化专业化运维。②完善排水防涝体系。加快西北洋排洪沟渠C段分洪渠工程等20个排涝项目建设;编制城市内涝风险图,新改建雨水管网(渠)70公里,持续开展排洪沟、雨水管涵清淤和内涝积水点整治。③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巩固提升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完善监管和治理机制,推进落实县级市黑臭水体整治任务,逐条制定整治方案并抓好实施,消除黑臭水体比例达60%。

  五是提高城市治理水平。以创城、创卫为载体,坚持问题导向,围绕解决群众反映的堵点、热点、难点问题,完善城市管理措施,推动城市精细、高效、安全管治,切实提监管促稳定。①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深化占道经营、排水排污、渣土运输、施工噪声、共享单车、油烟污染、流浪犬等专项整治。抓好新增城镇违法建设巡查处置,推进历史违建分类分批处置。启动全市停车管理信息服务系统,逐步实现“一张图导航、一张网查询、一键点击完成停车管理服务”的停车智能化管理目标。②加强重点行业监管。加强城镇燃气、渣土运输、违法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园林绿化、环卫处理、户外广告等8个重点行业安全监管,实施餐饮场所燃气安全挂牌巡检、市政领域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垃圾处理设施安全运行评估,“开小灶”整治行动等,压实企业主体、部门监管、属地管理“三个责任”。③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质量。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33456”核心要求,加强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城市公园、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等行业领域企业标准化运行动态管理,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三张清单”和“四色风险”等级评价,强化一线作业人员培训,打造城市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2.0版本。④常态抓好疫情防控。抓实抓细新阶段防控各项工作,加强应急力量储备,建立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四级联动的“专兼结合、第三方补充”的保洁消毒队伍,打造随时能战的应急防疫消杀队伍。⑤做好环保督察整改。加快推进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和交办信访件的整改验收。

  六是提升设施管养水平。对标省内先进城市,探索推进市政设施管养模式改革创新,深度融合环卫、市政、园林等管理事项,完善移交建管及考核评价体系,切实提管养促发展。①加快环卫+一体化改革。指导督促鲤城、丰泽、洛江区高效落实环卫一体化改革,其他县(市、区)结合实际推进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推动洛江区以县域为单位,将村庄保洁、垃圾转运、农村公厕管护等捆绑打包进行市场化运营管理。大力推进市政、园林作业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企业运作、市场有序、资金高效、维护全面、监督科学”养护作业新模式。②健全建管衔接机制。推行“联合验收、同步移交、同步付费”模式,健全“容缺”移交管养机制,密切与资规、住建等部门的沟通联系,推动实现规划、建设和管理无缝衔接。③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细化市场化管养标准,压实管理责任,建立“以事取费、以费养事、按效付费”的养护经费筹措、拨付、奖惩机制,严格按照管理标准对第三方管养机构市政设施维护进行全过程监管和考核评估,并按照考核情况初步核定养护费用,经城市管理部门审核后再行拨付相关养护费用等。

  七是构建长效监管机制。树立全周期管理理念,对标先进城市,补齐短板弱项,推进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放,完善市政设施管养机制,不断推动城市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切实提标准促长效。①理顺体制机制。认真分析市、区权责关系,以及与相关部门交叉事项,建立问题清单、厘清边界;加强政策研究,探索城市管理奖励机制、示范机制和经验推广机制,提升整体效能。②巩固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监测吹哨、管养(执法)报到”机制,将“监测吹哨、管养(执法)报到”工作网格融入党建+业务多网合一模式,强化吹哨质量,多渠道提升群众参与度,加强监督考核,完善报到机制,提高案件处置率和按期处置率。③打造智慧平台。开展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试运行,进一步优化完善应用系统功能,推进市政、排水井盖智能化改造,组织建设项目验收,建立运维管理机制,并有序推进各县市区城市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迭代升级。④加强行业统筹。编制行业专项规划,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对品质提升和改造项目逐步推行“市级统筹、分级实施”,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系统性和整体性。⑤完善执法体制。推进市、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和乡镇(街道)执法机构组建工作,推动形成全覆盖执法体系。⑥推动精细管理。持续开展“八化行动”,加快城市市容环境、供排水管理、园林绿化等重点领域法规规章和相关政策的立改废释,形成城市精细化管理全覆盖的法规规章制度。完善精细化管护技术规范,制定操作手则及配套图册,汇聚市“数字城管”和综合考评“线上线下”合力。

  八是加强单位自身建设。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工作的全方位各领域,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加强作风和纪律建设,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机关单位。①加强思想淬炼。奋力深学争优,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持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接续开展“砺能敏行、忠诚筑梦”系列主题活动,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理论武装。②大兴实干之风。奋力实干争效,巩固拓展“三提三效”行动成果,持续在“快”“实”“优”上下功夫,强化单位抓落实本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深化“万名干部进万企、一企一策促发展”活动,一以贯之办好为民办实事项目,畅通民意诉求通道,耐心接受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③坚持依法行政。深化“八五”普法,严格贯彻执行省、市关于城市管理工作方面的规章制度和条例办法,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持续完善行政审批、案件办理、联合执法等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监察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④强化队伍建设。奋力敢为争先,深化“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加强干部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提高工作人员能力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树立鲜明选人用人导向,优化干部考察考核,强化年轻干部培养使用,推进干部轮岗和交流,营造行业干事创业、担当作为氛围。⑤抓好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单位防范腐败机制,加强工程建设招投标、工程质量监督、审批审核事项等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防控。强化正风肃纪,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转作风,推动为基层减负走深走实。严守工作纪律规矩,严格请示报告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深入开展行业平安建设、文明单位创建等,妥善化解信访矛盾纠纷,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和打击整治养老诈骗行动,维护行业安定稳定。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