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0117-3000-2025-00243
    • 备注/文号:泉城管答函〔2025〕90号
    • 发布机构:泉州市城市管理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7-21
    关于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20255023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5-07-22 17:26

      

      答复类型:B类

      

    王森江委员:

      《关于加强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建议》(20255023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泉州市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城市绿量和绿化水平显著提升。伴随城市园林绿化面积的较快增长和园林植物品种的不断丰富,病虫害发生频次、危害程度也渐趋严重。特别是泉州地处亚热带,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年均气温20℃左右,适宜的气候条件更加有利于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及扩散危害。我局作为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历来高度重视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策略,多措并举组织开展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预防防治工作,确保城市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和良好景观效果,有效维护城市生态群落平衡。

      一、有关建议落实情况

      (一)关于“正视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重要性”的建议

      为了摸清泉州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种类、分布、发生危害等情况,研究探讨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我局主要依托园林绿化中心成立项目组,对各类城市绿地主要园林植物病虫害进行全面、系统调查,对常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进行深入研究,科学制定适合实际、有效、生态安全的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并组织编印《泉州市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及防治》彩页图册进行行业推广,获得泉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加强对城市园林绿化(公园)行业技术管理及一线养护作业人员的技能培训,联合福建省风景园林学会、泉州市风景园林学会开展园林绿化企业植保工技能培训认证,有效提升从业人员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辨识和防治技能。

      (二)关于“重视病虫害预测测报工作的必要性”的建议

      为加强泉州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我局(原泉州市市政公用局)早于2009年12月即制定印发《泉州市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测报工作方案》,成立泉州市园林植物病虫害测报网络中心(以下简称测报网络中心),成员单位由市城市园林绿化、林业、交通、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清源山管委会,市园林中心、公园中心、西北洋中心以及各县(市、区)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组成,各成员单位选派专业管理及技术人员担任测报网络中心成员(测报员)。

      测报网络中心成立以来,定期组织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及危害的调查监测工作,第一时间发现和掌握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及分布区域等情况,并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季节、植物物候、气象预报及历年病虫害发生情况等分析预测病虫害发生扩散趋势,编印下发每季度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包括病虫害预防防治)技术要点,指导各级各有关单位有效开展园林病虫害预防防治工作。近年来,在测报网络中心的工作指导下,我市先后成功防治刺桐姬小峰、榕属褐根病、朱红毛斑蛾、红火蚁、非洲大蜗牛等多项危险性、检疫性病虫害,有效遏制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扩散,巩固保护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成果。

      (三)关于“合理应用多种防治措施”的建议

      在城市园林绿地日常管养中,我市各级园林管理部门及市场化养护园林企业依据不同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积极探索、综合运用栽培管理、人工清除、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各项防治措施。主要措施如下:一是切实加强虫类天敌的保护和利用,在城市绿地中创造良好的鸟类栖息环境,吸引鸟类落脚、栖息,引导以鸟治虫,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二是充分利用常见虫害生物学特性,加强人工捕捉(如非洲大蜗牛)、黑光灯诱杀(蛾类害虫)、诱饵(红火蚁、白蚁)等经济实用防治措施的推广应用。三是对常见爆发性病虫害,慎用少用化学药剂,优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制剂(如白僵菌、甲维盐等),并交替使用,降低病虫害耐药性,保护城市生态平衡、环境友好。

      (四)关于“合理把控种植养护关”的建议

      我局积极树立“大植保”理念,建管并重,从苗木设计、植物配置、种植土质量、绿化施工、养护管理等全过程加强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管控。在城市绿化项目设计阶段,坚持适地适树原则,选用抗病虫害的刺桐、香樟、秋枫、朴树、火焰木等30多个乡土树种和适生树种作为行道树骨干树种,合理配置乔、灌、花、草,避免害虫嗜食植物的邻近种植。在施工种植阶段,严把外来植物调运检疫关口,同时采用种植土深耕翻整、消毒杀菌等措施,有效防御潜在外来入侵生物,杀灭种植植物及其土球携带的致病病菌、虫害等。在绿地日常养护中,采取中耕除草、合理施肥、松土保墒、秋冬季修剪、树干涂白等措施,提高植物抗病虫害能力,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和杂草,破坏害虫越冬场所,降低来年害虫虫口基数。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近年来,泉州市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预防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在精准智能监测、综合防控体系建设、绿色生态防治、社会公众参与等方面还有较大发展提升空间。针对您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建议,我局将深入细致研究、积极吸收采纳,多方面多渠道完善园林植物病虫害预防防治措施。下阶段主要工作计划如下:

      (一)构建智能监测系统。逐步淘汰人工巡查、病虫比对、统计估测等传统低效、易出纰漏的病虫害调查监测方式,探索运用物联网传感器、无人机遥感、AI图像识别技术等实时监测病虫害发生动态,结合历史大数据模型预测病虫害爆发趋势,更有针对性地制定精准化防控措施,有效提升科学防控水平。

      (二)完善综合防控体系。进一步整合物理(如诱虫灯、防虫网)、生物、化学和林间防治措施(如土壤改良、科学修剪),完善多技术协同防治策略方案。全面推行城市园林植物全周期管理,贯通苗木品种设计、苗源检疫筛选、科学规范种植、日常养护管理等各阶段环节,建立全过程综合防控体系,有效减少病虫害灾情突发后的应急处置及补救。

      (三)推广绿色生态防控。积极推广天敌昆虫(如赤眼蜂、瓢虫)、微生物制剂(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绿僵菌)及植物源农药(如苦参碱、印楝素),减少对化学农药的过度依赖。通过系统研究园林植物多样性配置(如混交林、蜜源植物吸引天敌)、生态廊道建设,增强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自然抗病虫能力。利用喷施壳聚糖、寡糖素等诱导植物自身抗性,提升树木抗病虫能力。

      (四)提升行业人员素养。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行业交流、技术培训、防治演练等活动,提升各级城市园林管理部门及市场化养护企业从业人员的园林病虫害辨识及防治技能水平。加强社会公众科普与协作,通过社区网格宣传、数字城管平台等提升公众参与度,构建群防群治网络。

      衷心感谢您对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恳请今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领导署名: 王宏娥

      联 系 人: 林连明

      联系电话: 22532993

      泉州市城市管理局

      2025年7月21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