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0117-0300-2021-00033
    • 备注/文号:泉城管〔2021〕38号
    • 发布机构:泉州市城市管理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1-02-28
    泉州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印发《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的通知
    来源:泉州市城市管理局 时间:2021-02-28 16:41

     

     

     

     

     

     

    各县(市、区)城市管理局、泉州开发区、台商投资区城市管理分局,局机关各科室(大队)、直属各单位:

    现将泉州市城市管理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附件:泉州市城市管理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

     

     

                           泉州市城市管理局

                                  2021228

    (此件主动公开)

     

     

     

     

     

     

     

    泉州市城市管理局

    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

     

    2020年来,市城市管理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围绕跨江发展、跨域融合战略,贯彻六稳”“六保要求,聚力城市更新和高质量发展跨越赶超,持续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和环境改善,较好地完成城市管理各项任务,取得良好成效。

    一、2020年主要工作

    (一)抓项目建设,持续提升城市品质

    认真落实《泉州市城乡面貌和品质提升行动方案》,着力抓好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年度实施项目91个,已顺利完成57项,并按计划推进34项,完成投资14.49亿元(占计划投资的102%)。

    一是市政建设步伐加快。围绕迎世中会及申遗等活动,深入开展设施和景观整治,建成山线绿道二期工程等,打通断头路” 28条,完成市区道路(含人行道)改造提升10万平方米,排查修复坑洼、破损路面2.5万平方米,为群众创造良好出行环境;编制中心市区景观照明专项规划,启动20个重要节点夜景提升;全市新改建供水管网179公里、燃气管道173公里,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119%101%

    二是绿化景观持续提升。组织落实重要廊道绿化景观整治任务,全市累计改造提升绿化385万平方米,打造泉州动车站《海丝泉州》大型浮雕及沿线7个绿廊、花廊,完成泉州南迎宾大道、北高速出口沿线绿化景观提升等;持续开展绿化提升三年行动,推进古城植绿,全市完成11个城市综合公园、127个社区(口袋)公园建设,新改建公园绿地面积700公顷,建成西湖桃花岛和小山丛竹等精品文化园林工程向市民开放。

    三是水环境治理取得一定突破。编制《泉州市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实施方案》,实施泉港、石狮、晋江、南安污水处理厂一厂一策改造,东海、城东污水处理厂启动扩建,完成市区雨污水管网普查和内沟河整治前期筹备,新改建污水管网344.8公里;开展城市黑臭水体专项督查,5条重点督办水体基本达到长制久清要求;落实民生“XIN”行动,持续开展中心城区防洪排涝治理,实施防洪排涝项目11项,整治积水点45处,完成内沟河清淤9355方,城区排涝系统逐步完善。

    四是环卫处理能力大幅提高。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市本级快速通道和主干道机扫率达90.8%、县级市达95.3%、县城达78.7%。完成石狮、南安、晋江、安溪4个垃圾焚烧厂改扩建,新增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2850/日,建成南安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厂,实现我市餐厨垃圾厂“0”的突破;深化厕所革命,全市新改建城乡公厕755座,完成省上下达任务276%,公厕建设指标位居全省前列,组织开展四净、三无、两通、一明整治和考评,增设公共卫生间指示牌1200多处。全市共提升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系统38个,完成省上下达任务292.3%,进一步健全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体系。

    (二)抓环境整治,致力改善市容市貌

    组织研究梳理城市顽疾,针对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按照摸清底数、推进攻坚、强化督促、构建机制思路,加大整治力度。

    一是市容整治力度加大。开展中心城区共享单车专项整治,完善准入机制,落实挂牌上路,累计清理清退违规投放车辆5万多部。疏堵结合治理占道经营,全市查纠违规12.8万起,设置便民摊点564113摊位。加强户外广告监管,拆除违规广告牌、店招2万多块,清理布条、横幅、灯箱1.4万处。

    二是两违治理进一步强化。深刻汲取3.7欣佳酒店坍塌事故教训,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72条细化整改措施,不折不扣持续抓好整改落实。按照除隐患、遏新增、化存量的思路,先后组织“2020年春季攻坚战百日大整治、治危拆违等专项行动,重点排查拆除改造成疫情隔离观察场所、商场超市、属于钢结构的等7大类 “两违和省两违信息系统的积案,实行一违一档、录入平台、对单销号;开展治违巡查网格专项评估,全面抽检村居(社区)网格巡查落实情况,并狠抓卫片图斑案件核实,每月通报整改。2020年共处置两违案件5835宗、427.9万平方米,完成省里下达任务的115.6%

    三是渣土整治形成样板。强化源头治理防控,打造四类五项渣土运输行业管理标准,将全市167家车企、7374部车辆纳入平台管控,组织运输安全和执法等专项培训6188人次。会同交警、交通等部门开展百日攻坚,排查整改问题226个,查处违规车辆8753辆(次),整顿处置相关企业和单位187家,共处罚1757.6万元。

    四是垃圾分类成效凸显。试点范围扩大到22个街道(乡镇)、232个社区、1300多个小区,40多万户居民、4000多家公共机构,设置分类投放点7400多个,配备分类收集容器5万组,实现丰泽区、泉州经济开发区全覆盖,丰泽区丰泽街道成功创建省级示范片区并受到省住建厅的表彰,垃圾分类工作在全省会议上作经验介绍。编印富有泉州特色的幼儿园、小学、中学三个版本的生活垃圾分类教材22.5万册,分发至中心市区各公办学校并进课堂。分批次改造更新老旧车辆,淘汰更新老旧转运车辆721辆,增加厨余垃圾转运车38辆。加快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全市共有再生资源分拣中心1个,回收站7个,回收点78个,9个厨余垃圾就地处置点。

    五是城市节水深入开展。巩固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成果,持续开展城市节水宣传周节水宣传进校园等活动,普及节水知识;推进节水型载体创建,共评选2020年度市级节水型企业(单位、小区)12家,其中6家企业(单位、小区)获评2020年度省级节水型企业(单位、小区)。

    六是创卫创城持续深化。牵头创卫复审迎检,制定复审工作方案及考评奖励等配套实施方案,细化分解840项指标,开展专家培训、模拟测评和宣传引导,健全相应机制,推行网格管理,落实创卫经费1213.4万元,组织专项整治督促整改1.12万处,顺利通过省爱卫办暗访。牵头创城建设管理组,组织对52条主次干道、商业大街和11个公园、8个公共广场开展全方位督查和志愿劝导服务,推进道路基础设施整治和占道经营整治提升2项攻坚专项行动,共摸排整治道路346条,完成路面破损问题修复1.09万处,修复路面5.71万平方米,有效解决路面坑洼破损现象等问题。

    (三)抓重点任务,不断增强综合管理

    严格落实中央、省、市相关重要决策部署,强化履职担当,推动城市管理规范化运行。

    一是排查整治走深走实。全面梳理城市管理领域安全生产隐患,列出个行业领域 29项风险点清单,制定34条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全系统排查隐患 1240处,整改 1227处。加强燃气安全管理,开展 “打非治违,检查燃气场站1835站次,发现并整改隐患2058处,取缔无证供气点146个,扣押钢瓶4848个,累计罚款34.5万元;抽查用气餐饮场所3128家,发现并整改问题1515处。

    二是疫情防控措施有力。牵头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环境整治组工作,明确本系统防控工作任务,建立工作例会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组织开展卫生大扫除大整治,全面清理全市卫生死角,落实垃圾日产日清,清运生活垃圾288.75万吨,协调设置废弃口罩专用收集桶9931个;每天安排24个卫生考评组到一线开展巡查工作,每日通报考评情况,及时督促整改发现中心城区的问题1949处;加强城市公园、山线绿道人员管控,加强五小场所、星级酒店、旅游景区、校园周边巡查,有效保障复工复产复学。

    三是环保督察整改到位。完成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关于33座简易填埋场、5座存量垃圾治理和垃圾处理产能不足、污水设施建设滞后、污水处理不到位等反馈问题的整改销号。协助市林业局、环保局完成了东海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口整改销号工作。已完成整改的项目,各地均加强做好整治后续管理工作,强化监督检查,完善内业资料,并建立常态化机制。牵头验收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信访信访件166件,已全部通过验收,通过验收率达100%

    四是市申遗涉及项目按时序推进。做好顺济桥申遗点保护,完成顺济桥遗址安全保护方案编制。做好八卦沟水系环境整治。坚持对23个申遗点实施全覆盖考评,累计考评157个次,督促问题整改946处。组织拆除申遗涉及地带的两违”584370平方米。

    (四)抓城市治理,科学构建长效机制

    锤炼绣花功夫,探索创新城市治理常态机制,持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是管理标准逐步完善。着重围绕市容秩序、环境卫生、违法建设、市政园林等职责职能,不断调研探索突破管理过程中的难点、瓶颈,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泉州市城市管理精细化标准》,解决如何管的问题;细化城市网格,整合城市管理力量,坚持执法力量重心下移,强化网格化管理制度的落实,解决谁来管的问题;采取日常、季度、年度考核以及专项考核的方式,综合评定各地区及责任单位工作完成情况,以考核工作促进综合执法水平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解决管得好的问题。

    二是监督考评力度加大。完善软硬件建设,实施智慧城管物联通项目,推动数字城管系统改造升级。结合年度工作实际,新增申遗、世中会、创城创卫、共享单车等专项采集网格,加大井盖缺失、护栏破损、墙体脱落等城市安全隐患问题采集,强化城管问题督促整改。完善综合考评体系,新增两违考评子项,实行约谈提醒工作制,推动城乡管理综合考评常态化,共督促处置城市管理有关问题32万件,处置率达99.63%

    三是立法工作取得突破。《泉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并颁布,于202111日施行;《泉州市机动车停车管理条例(草案)》已通过市人大常委会三审,待提交省人大会议研究;《泉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草案已草拟完成并提交市政府审核。

    (五)抓党建引领,规范提升党政工作水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

    一是党建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每月固定1天开展学习教育和主题党日活动,先后组织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等10场次;推广使用学习强国平台,系统在职党员接入率达100%。深入基层各单位开展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检查,排查主要问题44条,已完成整改32条,长期整改并取得阶段性整改成效12条。深化精神文明创建,系统各单位文明单位覆盖率达100%

    二是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有效落实。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把意识形态工作主动融入全局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成立意识形态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贯彻执行《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压紧压实党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

    三是党建引领业务创新发展。积极响应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号召,在全市率先成立战疫先锋临时党支部、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推动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市政设施消毒、公园等重点场所管理、人员排查管理和防护、八闽健康码推广应用、舆论宣传引导等,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四是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深入学习中央、省、市纪委全会精神,学习市纪委、市监委关于违规违纪违法16起典型案列的通报,重要节日前后及时开展廉洁纪律教育活动,组织40余名重要岗位干部前往鲤城区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开展集中廉政警示教育活动,强化廉洁自律意识。深入摸排重点岗位廉政风险点,排查711个风险点,制定735个防控措施,从严防控廉责风险。规范开展廉政提醒谈话工作,累计谈话73人次,推动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置成为常态。

    二、2021年工作计划

    2021年,我市城市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要求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着力提高市政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持续推进城市环境改善和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全面加强行业监管和机制构建,不断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优化提升城市形象,抓好城市管理十四五规划实施,服务推动五个泉州建设。

    (一)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深入贯彻六稳”“六保、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和民生“XIN”行动等要求,实施四项提升工程,加快设施补短板,全市年度计划实施市政项目287个(其中,市本级项目29个)。

    1.抓好市政设施提升。重点加快城市路面破损修复、道路(人行道)、桥梁、断头路和供气管网改造。强化桥梁整治。完成刺桐大桥(全长约1.155km)路面、桥梁、给排水、交通附属等配套设施改造;实施顺济桥遗址保护一期工程,开展前期勘测,落实抢险加固。推进道路综合交通提升。实施全市50条主次干道微整治、26条道路改造;对津淮街西段(温陵路-田安路)、津淮街东段(坪山路-云鹿路)、田安路南段(泉秀街-江滨北路)、宝洲街中段(万达广场段)等4段道路进行改造,增设电动自行车专用道;启动丰泽街改造,实施丰泽商城试点改造和南俊巷人行道微整治工程;各县(市、区)各启动1条城市主干道可视范围道路条件、交通管理等全要素整治样板。启动路灯整治工程。实施全市1500LED灯节能改造;对中心市区道路约4.8万盏灯老化设施及存在漏电安全隐患的位置进行治理,争取2年内完成;继续对海峡体育中心周边、城东快速通道周边、泉州博物馆、北门街等重要节点进行夜景改建提升。完善燃气管网。持续推进西三线天然气高压管网利用工程,完成霞美门站至台商调压站高压管线9公里和台商调压站建设;加快海西天然气管道工程德化支线对接,年底前完成南安诗山门站、安溪门站、永春门站3座场站及附属设施。

    2.抓好园林景观提升。围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和世中会保障工作,深化城市主干道、主视线、门户廊道绿化景观改造,推进片花片林及花化彩化。增绿提档。启动生态园林城市创建项目,包括实施方案编制、申报材料汇编、现状绿地遥感测量、申报遥感测量、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宣传片制作、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修编等围绕“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各县(市、区)新建立体绿化5处;各县(市)新建1个不小于6万平方米的城市综合性公园,新建改造10个以上面积不小于500平方米的口袋公园、小游园;各区新建5个以上面积不小于200平方米的口袋公园、小游园,全市新增绿地面积120公顷。打造花漾街区示范。开展古城植绿行动二期,在中心城区选择2条街巷,开展植绿补绿、花化彩化,打造花漾街区。各县(市)各选择1个商业集中、人流密集老城区重要节点,推进街道、广场、零星杂地、街头小绿地等综合整治,强化绿化花化彩化和休闲绿地广场建设。打造特色园林风情道路示范。每个县(市)、台商投资区各启动1条特色园林风情道路建设,在新建和改造道路工程中,多用市树、乡土树种和适生树种,突出植物特色,提供舒适出行环境,提升城市景观风貌。

    3.抓好水环境提升。持续实施污水提质增效,加大污水设施改造力度,进一步提高我市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推进污水厂站改扩建。继续实施城东、东海污水处理厂扩建,新改建沉淀池、水泵、泵房、电气设备、配套厂区附属工程等;对湖心、金山、见龙亭、阳江、东海1#2#3#等污水提升泵站集水池、配套设施进行更新改造。落实污水管网改造。实施全市320公里城乡污水管网和200公里城市雨水管网建设,完善63个镇(街道)管网;组织开展市区雨污水管网普查,完成城东片区一期雨水管网普查;对港湾街、东海1#泵站出水管及体育街等市区部分污水主干管节点进行改造。完善城市排涝体系。按照品质提升方案和民生“XIN”行动拓展三年行动城区防洪排涝治理相关要求,加快推进南北大道漳泉肖铁路段积水点改造工程、玉田渠整治工程等35个排涝项目建设;加强各县(市、区)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每个县(市、区)至少开展1条河段的综合整治。

    4.抓好市容环卫提升。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提高垃圾处理能力,确保全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年底垃圾日处理能力达10000/日以上。新增终端处理设施。启动永春生活垃圾焚烧厂建设,完成石狮、晋江、惠安、安溪、永春、德化等6座餐厨垃圾处理厂建设,推进中心市区餐厨垃圾收运体系。完善环卫配套设施。新建江南片区大型垃圾转运站,规划用地约50亩,设计处理能力约1000/落实设备更新改造。组织对华大、双阳、三群、浔美、美仙山等12座小型垃圾中转站的设备更新及站房密闭化管理提升。推进环卫一体化。推进中心城区一体化项目;推动泉港区以区域为单位,将村庄保洁、垃圾转运、农村公厕管护等捆绑打包进行市场化运营管理。

    5.抓好智慧城管建设。加快推动泉州市智慧城管物联通管理平台建设,年度计划投入2330万元,基本完成城市物联通大平台、城市视频共享平台、城市管理应用平台软件搭建,2022年底全面建成。

    (二)深化城乡环境整治

    加大城市顽疾治理力度,开展十项整治攻坚行动,切实抓好城市管理强弱项,创建整洁、有序、美丽、宜居的城乡风貌,促进产城人有机融合。

    1.开展违法建设综合治理。开展为期2年的整治攻坚,强力推进占用耕地、自然保护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河湖两违整治、科技控违5大攻坚战,深入推进网格化巡查和信息抄告制度落实,充分运用卫星遥感+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建立全覆盖的线索发现机制、短平快的核查处置机制、全程跟踪、实时督办的监督管理机制,实行发现、核查、处置、检查、考核闭环管理。开展整改回头看,强化治违部门履职督查,持续对中心市区两违综合治理情况实施月考评,对各县(市、区)每年开展2次检查、考核,深化业务学习、树立法治思维、严格依法执法,对新增违建零容忍,对历史违建普查建档、分类处置,坚决遏制两违现象。

    2.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疫情防控的安排部署及其他防控文件精神,做好本单位疫情防控,并继续牵头做好市环境整治组防控工作。落实疫情常态化的科学精准防控措施,集中治理公共卫生,实行环卫日保洁、日清洗,重点地段保洁时间18小时以上。加大机械化清扫力度,每年投入2000万元补助经费,逐步配齐道路清扫车辆、提高机扫率。加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农贸市场、住宅小区等区域卫生整治,完善配套设施,做到垃圾日清扫、日清运、日处理、日消杀

    3.开展共享单车整治。实行总量调控,根据中心市区空间承载能力、停放设施资源、公众出行需求等情况,合理测算并严格控制投放总量。建立共享单车企业城市服务质量考核机制,考核等级直接与各车企车辆增(减)量挂钩。将车辆信息数据、定位数据、订单数据、用户数据进行电子备案注册,统一安装实体与电子车牌,相关数据接入自行车网平台共享单车监管模块进行分析,定期生成企业服务质量报告。推动统一设置共享电子围栏,规范车辆停放秩序,加强日常执法巡查,对违规企业进行约谈和依法处罚,形成监管体系闭环。

    4.开展渣土运输整治。抓好渣土车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完善安全生产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建立隐患排查和预防控制体系,严密监控进出工地、路面运输、倾倒渣土三个环节。盯紧两个源头和驾驶员安全意识等关键点,强化驾驶员和其他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提升安全意识和职业素养。对渣土车造成人员死亡的交通事故进行企业源头和监管源头责任倒查,促进渣土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5.开展占道经营整治。落实节点守点和动态巡查制度(日常12小时,重大活动16小时),及时劝导、制止占道经营,重点加强夜市大排档烧烤摊、校园周边占道经营等专项整治,集中清理流动摊点、店外店。出台《泉州市中心城区便民摊点管理办法》,指导各地因地制宜设置便民摊区,引导流动摊贩入点经营,完善卫生保洁、摊区考评等制度,构建规范化的摊区业态管理机制。

    6.开展噪声扰民整治。加强建筑施工噪声的监督力度,督促指导施工单位落实施工降噪措施,组织建筑施工噪声扰民零点行动,严厉查处午夜间超时施工扰民行为;强化公园、沿街店面生活噪音管控,及时查纠使用广播喇叭招揽顾客等违法行为。

    7.开展养犬整治。牵头组织对各县(市、区)管辖内饲养的犬只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鼓励引导养犬单位和个人对犬只进行免疫接种。坚持每月组织对无主犬、流浪犬进行集中捕捉,一定期限无人认领、认养的妥善处理,逐步消除无主犬、流浪犬。加强城管、公安、农业农村等部门联合行动,在年内集中开展不少于一次的专项整治,着力查处饲养烈性犬出户、驱使犬只伤害他人、犬吠影响他人休息等行为。

    8.开展油烟污染整治。开展建成区餐饮业油烟专项清理整治行动,组织对各县(市、区)餐饮经营户进行全面排查摸底,梳理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建立工作台帐,初步确定分期分批整治对象,对那些无力整改,群众反映强烈的餐饮企业,坚决纳入取缔范围。开展餐饮油烟整治示范街、整治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每个县(市、区)至少确定2条示范街、20个示范单位,并组织其他餐饮服务经营者观摩学习,以点带面,相互促进。探索第三方运营模式,将对餐饮企业油烟排放的直接管理转变为对第三方运营单位的管理,缓解执法部门工作压力。

    9.开展户外广告整治。摸底排查违规户外广告存量,形成整治清单,及时拆除违规设置的广告、店招,清理布条、横幅、灯箱等。规范户外广告审批,加强批后巡查监管。持续打造若干条广告精品街。全面清洗张贴、涂写、刻画的小广告以及柱子穿衣等城市牛皮癣,推进无癣城市创建。

    10.深化生活垃圾分类。中心市区、县(市)政府所在镇(街道)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试点范围内普遍实行四分类,分类准确率达70%,分类知晓率达10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中心市区基本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注重发挥示范效应,以街(镇)为单位开展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培塑1个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分类示范片区、1个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县域捆绑打包、10个乡镇全域推行垃圾分类。重点打造一批居住小区、公共机构等示范标杆。加大宣传引导,在社区电梯显示屏、小区垃圾分类屋(亭)、公共场所显示屏滚动播放垃圾分类知识、宣传视频、公益广告等,建立每季度垃圾分类活动制度,建设1个市垃圾分类教育基地。

    (三)强化系统行业管理

    围绕符合行业规范管理,抓好四项排查整顿,强化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增强市政设施安全运行能力。

    1.加强供水安全监管。组织实施全市120公里城市供水管网新改建,重点加强老旧供水管网改造,确保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10%以内;开展供水规范化管理和供水企业安全运行评估,规范水厂安全运营;委托泉州水质站对全市城市水厂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进行每月抽检,落实水质监测,保障居民饮水安全。

    2.加强用气安全管理。严格燃气经营许可管理,严厉打击各类燃气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加大对破坏燃气设施行为的处罚力度,对典型违法行为进行曝光,增强震慑力;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采用双随机日查+夜巡、场站全天候监控等方式,强化燃气企业监管,进一步规范燃气经营秩序,确保我市燃气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3.加强道路设施管护。全面检测排查市政道路设施结构性病害和隐患,及时对检测不合格、鉴定年久老化、发现有隐患的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切实消除设施安全隐患,增强市政道路设施安全运行能力。

    4.加强城市公园管理。重点抓好园区水域、公共设施、游乐健身设施的安全管理,完善设置警示标牌、警戒线,定期组织设施维护,确保市民游园安全。组织制作公园安全管理宣传视频及海报,通过LED 屏、宣传栏、广播等形式广泛宣传教育,引导市民树立安全游园、文明游园、健康游园意识观念。

    (四)推进城市精细管理

    结合创卫”“创城”“创园等城市创建活动,重点围绕贯彻落实《泉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完善各项管理标准,推进四项机制构建,切实解决城市的热难点问题,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科学化、法治化水平。

    1.构建精细标准机制。围绕环境卫生、生活垃圾分类、广告牌匾、车辆停放、秩序管理、道路交通设施管护、公共空间、立面整治、工地管理、绿化亮化等方面,全力打造13个城市精细化管理街区。

    2.构建城市创建机制。全力以赴牵头抓好创卫复审迎检,切实加强日常管理,完善建立市场周边治理、校园周边治理、门前三包、停车秩序治理、流浪犬管理等制度,促进老旧小区综合治理、农贸市场管理、摊点和早夜市管理、除四害、环卫基础设施改造、五小行业治理、蜘蛛网治理、在建工地管理以及废品收购站治理等10提升,解决一批城市管理热难点问题,确保顺利通过创卫复审。

    3.构建立法保障机制。认真贯彻《泉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深入开展学习活动和普法宣传,出台相关配套制度,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建立责任区制度和网格化巡查,常态化管理体系,制定自由裁量权标准,强化日常执法监管,开展7个专项整治,确保法规执行到位;抓好《泉州市中心市区内沟河保护管理条例》《泉州市燃气管道设施保护办法》等地方性法规、规章贯彻实施;做好《泉州市机动车停车条例》的学习宣传及配套制度落实工作。

    4.构建监督考核机制。按照住建部《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技术标准》要求,在数字城管基础上升级改造,以城市物联感知设备管理平台和城市视频共享服务数据平台为支撑,建设业务指导、指挥协调、行业应用(包括:智慧市政、智慧园林、智慧公园、智慧排水、智慧环卫、智慧停车等)、公众服务、数据汇聚、数据交换、用户管理、智慧决策8大应用系统,实现数据实时感知、资源集中共享、问题快速处置,形成统一的协调指挥、高效监督体系。完善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常态化开展城市管理综合考评、城乡环境卫生考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评)及市政园林设施、农贸市场、申遗点、海岸带等专项考评,每月组织对13个县(市、区)及167个乡镇(街道)进行全覆盖考评,及时督促解决城市问题,考评成绩通过主流媒体公示,推动城乡共管共治共享。

    (五)推进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结合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深化落实三合一机关党建工作体系,扎实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主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课、谈心谈话、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二种形态,扎实推进市委巡察整改工作,全面提升机关党的建设质量。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