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0117-1300-2019-00065
    • 备注/文号:泉城管〔2019〕214号
    • 发布机构:泉州市城市管理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19-08-21
    中心城区市容市貌管理提升综合整治工作方案
    时间:2019-08-30 16:01
        为进一步巩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成果,营造良好城市环境迎接即将举办的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及第十八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深化市容市貌问题整改,构建长效运行机制,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营造整洁、美观、有序的生态宜居环境为目标,按照统筹兼顾、分级管理、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深入开展占道经营、夜市大排档、广告招牌、渣土管理、施工噪音、内沟河等六项专项治理活动,针对市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以及城市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遏制、扭转脏、乱、差状况,全面促进中心市区市容市貌管理提档升级,并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二、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991910)。各单位制定工作方案,成立专门机构,明确责任分工,广泛宣传此次综合整治活动的目标要求和有关城市管理法律法规,提高市民群众主动参与意识,为整治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二)全面整治阶段(20199111215)。按照综合整治的目标要求,结合工作实际,采取日常巡查发现与集中整治相结合、堵与疏相结合的方法,有计划、有步骤逐项落实整治任务,清理死角,规范各项管理,确保整治成效。

      (三)验收提高阶段(201912161231)。市城市管理局牵头组织检查验收,针对发现问题,进一步细化措施,再督促,再整改。同时,及时巩固综合整治成果,不断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市容市貌管理工作实现常态化。各单位工作开展情况、经验和成效于1210日前报送市城市管理局执法综合科

      三、整治内容及措施

      (一)占道经营整治。主要整治各主、次干道,城乡结合部和集贸市场、汽车站、动车站、火车站、医院、景区、学校、交通节点等周边流动摊点、店外店占道经营等违规行为。

      具体措施:一是按照占道经营长效管理要求,明确各城市街道的监管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落实市容网格化管理,实行节点守点和错时巡查制度,实现市容管理点、线、片、面的网格覆盖。二是采取疏堵结合办法,合理设置便民服务点,并实行规范管理。三是每月组织4次以上占道经营集中专项整治,强化执法力度,坚决取缔影响群众健康、无证无照、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烧烤摊、串串香等。

      (二)夜市大排档、烧烤摊整治。主要整治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内沟河周边占道经营、油烟乱排的夜市大排档、烧烤摊。

      具体措施:一是对占道经营的夜市大排档、烧烤摊依法坚决予以清理,暂扣经营物品,拆除临时违章搭建,有效遏制占道经营回潮现象,确保城市主次干道、进出城主要通道及内沟河周边无夜市大排档、烧烤摊占道经营。二是整治沿河、沿街门店跨门槛从事夜市经营活动,确保桌椅、冰柜、灯箱广告、烧烤炉等物品不摆放在店外。三是每周组织开展夜市大排档、烧烤摊集中整治,结合占道经营长效管理要求,重点加强辖区内容易反复、反弹地段的整治工作。

      (三)违规广告招牌整治。主要整治各主次干道的户外广告牌,包括大型商业广告牌、墙面广告牌、屋顶广告牌、落地广告牌、商场橱窗广告、大型指路牌、LED广告牌等。具体为:未经审批的户外广告牌;虽经审批,但未按审批规定设置或超过审批期限的户外广告牌。

      具体措施:一是加强源头管控。加强新设户外广告管理,凡未经批准的一律不得设置,同时采取发放告知书、行政指导书等办法,引导业主依法办理户外广告牌审批手续,严控新增违规广告。二是进行调查摸底。组织对辖区的广告牌进行调查摸底,逐一登记造册,提出具体的整治措施、完成时限。三是严格执法整治。结合立面景观改造等载体,持续推进已设违规户外广告治理,落实一店一招,对立柱广告牌、屋顶广告牌、指路牌、一店多招、落地广告牌坚决清理拆除,对墙面广告牌、LED广告牌、超长超宽店招逐步清理规范。

      (四)渣土管理整治。重点整治工地相关设施落实不到位、渣土车加装改装、滴洒漏、超速超限超载、疲劳驾驶、未按规定时间(线路)行驶、外地渣土车违规运输、建筑垃圾乱倾倒等行为。

      具体措施:一是强化源头治理。进一步完善渣土平台关于渣土车及运输企业信息资料,与车企签订安全运营承诺书,对渣土车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协调住建部门对辖区各建筑工地出入口硬化、冲洗设备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对设施不到位的,要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整改。二是落实监控制度。会同住建、交通、交警等部门,对建筑施工单位和车企开展重点宣传工作,对违规行为频发的单位进行通报;依托渣土车管控平台加强监管,实时掌握渣土车运输轨迹,对渣土车进出工地、路面运输、倾倒渣土三个环节进行严密监控,发现违规行为完成第一时间处理;排查乱倾倒频发点,会同交警部门完善监控措施,实行重点监控。三是加大整治力度。牵头组织本辖区住建、交通、交警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每月开展不少于4次的整治,其中夜间整治不少于2次,对滴洒漏和乱堆放、乱倾倒建筑垃圾等违法行为依法实施顶格处罚。四是深化信息共享。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分析通报渣土管理情况,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牵头相关部门建立黑名单制度,设立曝光台,对顶风违法、有重大违法行为的车队、企业依法采取有效约束手段限制其业务开展。五是完善场地设施。协调辖区相关部门加快渣土和建筑垃圾消纳场所建设,按要求落实规范化处理。

      (五)施工噪音整治。重点整治影响市民正常生活和休息的建筑施工、土石方运输、道路施工以及市政建设等施工噪声。开展建筑工地文明施工宣传,督促施工单位自觉按规定时段施工。

       具体措施:一是对群众举报的建筑工地施工噪声扰民进行排查、核实,组织统一行动,开展集中整治,减少举报投诉。二是督促施工单位加强对噪声污染的管理,选用低噪声、低振动的设备,强噪音设备要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并采用隔声、吸声材料搭设防护棚或屏障。三是加强在建工地的巡查,特别是学校、医院、居民生活区等噪声敏感建筑集中区域内,要严格控制噪声作业时间。经批准的夜间施工工地,要按规定张贴告示告知周边居民。对违规施工超过时限的单位立即予以纠正,加强行政指导,对屡禁不止的,加大行政处罚力度。

      (六)内沟河整治。认真贯彻落实《泉州市中心城区内沟河护河行动方案》,通过对中心市区内沟河的集中专项治理,全面改善内沟河水环境,实现水清、河畅、景美、宜居的生活环境。

      具体措施:一是全面治脏,加强内沟河巡回保洁力度,做好内沟河水面、沟墙立面及沿岸卫生保洁工作,彻底解决卫生死角和垃圾堆积等藏污纳垢问题。二是重点治乱,重点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泼乱倒、乱停乱放、乱扯乱挂,特别是纠正、查处早夜市、大排档、烧烤摊、店外店等影响市容环境卫生行为,确保秩序井然、经营文明规范。三是逐步治弱,对内沟河沿岸的设施问题进行分门别类,按照轻重缓急,及时修复破损垃圾收集设施、护栏损坏、路灯不亮、路面破损、绿化养护不到位等薄弱点,提升硬件设施管理水平

      四、职责分工

      按照条块结合,上下联动,以区为主的原则,各区城市管理局负责本辖区整治工作组织实施。市城市管理局执法综合科负责综合协调;监督考核科、督查一、二大队按各自职责组织推动各项专项整治工作开展。

      五、工作要求

      (一)精心组织,落实责任。各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这次综合整治行动作为提升市容市貌管理水平重点工作之一,做到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分管领导和指定机构负责落实,制定具体细化方案,深化专项整治,着力解决管理中的热难点问题,确保专项整治工作有条不紊开展。

      (二)深入宣传,树立形象。各单位要运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和活动期间要求,适时通过报纸、电视台发布通告或信息,引导市民群众主动关注、积极参与市容市貌整治,形成部门、社会、舆论三位一体体系,促进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参与执勤人员要着装整齐、仪容严整、举止文明,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确保整治工作依法、安全进行,展示城市管理执法队伍良好素质和形象。

      (三)加强督查,务求实效。市城市管理局执法综合科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工作落实;督查一、二大队要加强占道经营和施工噪音等问题执法督查,注重实效检查,督促问题整改、完善执法措施,推动整治取得实效;监督考核科要依托数字城管平台加大相关问题采集力度,及时转送责任单位处置并反馈,定期通报考评结果,严格考核奖惩。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