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创造奇迹 实干成就未来——《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时间:2023-01-11 10:25 浏览量:

  2022: 难中求成勇当全省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2022年,我们迎来了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我们隆重纪念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提出“晋江经验”20周年,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关于传承弘扬“晋江经验”支持泉州建设21世纪“海丝名城”的意见》。

  勇担省委、省政府赋予的全省高质量发展主力军重任……发挥“三大比较优势”,以实施“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为路径,聚焦“1+3”专项行动,全力抓项目、促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步伐。

  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稳一保一防”工作取得扎实成效,经济承压前行、稳中见韧。

  全市生产总值增长4%左右(预计数,下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

 

  经济稳中见韧 

  多项指标全省居首 

  ●开展“万名干部进万企、一企一策促发展”活动 

  市县两级成立总协调室,对全市1.1万家规上工业企业、限上商贸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全覆盖、全挂钩、全联系”

  累计为企业减轻税费负担和增加现金流178.5亿元,投放“纾困贷”金额居全省首位,援企稳岗政策惠及企业27.8万家次、员工193万人次

  ●实施“项目攻坚2022 

  专班推进“抓前期促开工”,150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120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30亿元、增长10%以上

  获批发行政府新增债券267.7亿元,发行规模、支出效率均居全省第一

  ●启动“爱泉州·大乐购”促消费活动 

  全市网络零售额2300亿元,总量居全省首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左右

  ●全力稳外贸稳外资 

  全市实际使用外资增长90%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2.3%

  ●开展“海外抢单” 

  组织外贸“微展会”、“代参展”、包机组团参展,开行“中欧班列”和“整船出海”泉州至俄罗斯远东航线

 

  城乡齐头并进 

  中央商务区入驻企业数翻倍 

  ●实施“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 

  划定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三区三线”,开展西华洋、南滨江、江南等6个片区控规修编

  分3批实施城建项目1173个,完成投资760亿元;24个重点片区开发建设加快推进,中央商务区人气加速集聚,入驻企业数增长105%,税收增长55.4%

  ●古城保护提质提效 

  完成古城核心区29条街巷市政综合提升,启动中山南路片区46条街巷整治

  ●实施4个三年行动 

  实施“绿满泉城”、照明提升、水系联排联调、电力设施补短板4个三年行动,建立“三山一线”统一规划建设管理机制,建成口袋公园157个、新增公园绿地面积121公顷;实施东海片区、“两江”沿岸及重要节点照明提升;完成水系联排联调规划总体方案编制;中心城区电力设施投资增长22%

  ●全力抓征迁交净地 

  全市完成征地2.1万亩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98万亩,获批项目用地面积5.39万亩,均为全省最多

  中心城区出让土地面积2576亩,为近年来最高

  ●着力推进聚城畅通 

  53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4亿元,兴泉铁路全线通车

  跨江跨海通道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持续推动乡村建设 

  完成全市151万栋农村地籍房屋调查,编制实施村庄规划924个,创建整镇推进“五好”乡镇20个,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线23条、典型示范村60

 

  产业加快升级 

  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2300家 

  ●打好“强引擎、建载体、铸链条、提存量、拓增量”转型升级组合拳 

  ●全力抓创新促应用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700家、总数超2300

  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增长60%

  ●实施“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专项行动 

  首批市级14个试点项目全面启动,全市开工和在建标准厂房1300万平方米,建成300万平方米

  ●坚持重龙头、强品牌、铸链条 

  新增省级龙头企业35

  新增“四上”单位2128

  商标有效注册量达72万件,保持全国地级市首位

  ●加快绿色数字技改 

  编制完成碳达峰实施方案,新增国家级绿色制造示范项目28个,单位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0%以上

  ●实施“抓开放招商促项目落地”专项行动 

  实行“一把手”带头、全员招商,新签约正式合同2244个、总投资1.3万亿元

  ●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 

  快递业务量保持全国前十

  新增国家3A级以上景区4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5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20.5万亩,粮食产量超50万吨

 

  民生日益改善 

  坚持超七成五财力投 

  ●全力惠民生补短板 

  坚持超七成五财力投入民生

  完成39个为民办实事项目

  建成229个便民惠民利民的“党建+”邻里中心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扶持低收入村发展村财项目166个,脱贫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达20万元以上

  ●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2万个、中小学学位2.7万个

  高中教育质量持续走在全省前列

  ●加快补齐卫生健康短板 

  新增卫技人员3500人、医疗床位1200张、普惠性婴幼儿托位3000

  ●持续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8.9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7万人,新增“五险”参保51万人次

  ●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 

  建立世遗“1+N”管理体系

  新增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

  出台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

  

改革攻坚突破 

  中心城区规划建设一体化管理 

  ●强化市级统筹统管能力建设 

  对中心城区实施规划建设一体化管理机制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发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1+1+13”政策“大礼包”,线上直达兑现惠企资金54.6亿元

  ●持续开展“局长走流程、走基层”活动 

  解决痛点堵点问题716个,压缩承诺时限2220个工作日

  ●推进市属国企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新组建城市规划设计集团、能源集团,市属国企资产总额增长21%、突破3000亿元

  水务集团控股上市公司,实现泉州国企上市“零”的突破

  ●密切侨港澳台交流 

  建立完善重点侨情和港澳乡情数据库

  新批台资企业、投资总额分别增长54%99%

  举办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活动

 

  安全更有保障 

  完成5.2万家企事业单位标准化创建 

  ●建立平战结合疫情防控机制 

  战时核酸检测能力拓展到80万管/

  疫苗接种累计超2300万人次

  建成定点亚定点医院26家、床位超1.7万张、发热门诊(诊室)209

  ●加快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 

  完成5.2万家企事业单位标准化创建

  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

  ●深化“碧水清河”行动 

  实现全市430条河流水质监测全覆盖,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Ⅲ类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开展“蓝色海湾”综合整治 

  全面除治互花米草,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94.4%

 

  自身建设加强 

  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 

  ●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 

  ●创新“帮督一体”“交叉督查”机制 

  ●加强绩效考核激励,市委市政府给予市消防救援支队、资源规划局、公安局、交通运输局记集体二等功,给予市商务局记集体三等功 

 

 

 

  过去一年,荣誉榜—— 

  ●获批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

  ●入选全国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

  ●获评首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

  ●获批国家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

  ●获评全国首批“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

  ●市本级及所辖县(市、区)荣膺省级双拥模范城(县)称号,实现省级“满堂红”四连冠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获得国务院通报表扬

  ●获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城市

  ●晋江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成为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

  ●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清水岩获评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2023: 勇毅前行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泉州实践 

  勇当全省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主力军,加快建设海丝名城、智造强市、品质泉州,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泉州实践。

  ——《政府工作报告》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全市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3.5%,工业增加值增长6.57%,建筑业增加值增长6.57%,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7.5%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6%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

  ●实际使用外资增长8%,出口增长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经济增长同步

  ●完成节能减排降碳任务

 

 

 

  实体为本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强化创新驱动发展 

  推动泉州高新区争先进位

  落实科技创新“四个倍增”计划

  启动建设省集成电路创新实验室

  设立泉州人才节

  实施“抓工业设计促产业提升”专项行动

  ●构建“8+4”产业体系 

  新启动建设标准化园区万亩以上、建成标准化厂房千万平方米以上、拉动入园区各类企业项目投资千亿元以上

  联动实施质量、标准、品牌强市战略

  抓好重点技改项目200个以上

  建设数字化生产线120条以上,新增“上云上平台”企业1000家以上

  发展海上牧场、滨海旅游、海洋制造等业态,设立泉州海洋生物产业研究院

  ●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 

  大力发展商贸会展、电商直播、金融法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打响“国潮泉州”品牌

  ●开展“项目奋战年”活动 

  实施重点项目884个,完成年度投资2168亿元以上,确保开工、竣工重点项目各120

  力争签约落地20亿元以上项目100个,全年实现新签招商项目投资总额1万亿元

 

 

 

  为民建城 

  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加速规划建设 

  强化市级统筹统管,完善中心城区规划建设一体化管理机制

  坚持做大做强中心城区,聚焦建设50平方公里东海城东核心区,全速推进中央商务区繁荣发展、中央活力区实质动建,启动东滨大道、丰海路景观提升、观音山生态公园等项目建设

  坚持做实做优次中心组团,加快江南、北峰、阳江、海江等24个重点片区建设

  ●加快聚城畅通 

  推动福厦高铁建成通车,抓好厦漳泉城际铁路R1线项目

  启动建设金屿大桥、百崎大桥、金鲤大桥

  做实泉梅、泉金、洛丰高速等项目前期

  ●加强精细治理 

  加快“三山一线”城市森林公园景观提升,新改建城市公园绿地面积100公顷以上;持续推进东海城东片区及晋江洛阳江两岸照明提升;动工建设“两江”连通、南高干渠供水替代工程;梯次推进一批11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投入使用,一批10千伏以下架空线路入地缆化

  新启动220个、1.9万户以上老旧小区改造,开工棚户区改造项目9000套,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8000

 

 

 

  优先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提高现代农业发展质效 

  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30万亩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等重点项目100个以上

  抓好白濑水利枢纽、马跳水库等项目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做精做美小城镇和新农村,完成应编村庄规划全覆盖,实施乡村振兴试点示范项目1000个以上

  加快打造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宜居宜业集聚区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帮扶脱贫户发展产业800户、脱贫人口稳定就业1.4万人

  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

 

 

 

  改革开放 

  塑造体制机制新优势 

  ●深入推进改革攻坚 

  深入实施“营商环境持续提升”专项行动;建设统一政务云管平台;投用“泉服务”APP,打造城市级掌上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中心,确保全年增存900亿元、增贷900亿元

  新增上市企业5家以上

  实现市、县、国企母基金全面设立运作

  开展盘活利用低效用地专项行动

  ●坚定不移扩大开放 

  加快跨境电商、易货贸易、保税集拼等新业态发展,鼓励企业设立海外线下店、海外仓,实现市场采购贸易出口600亿元

  争取福建自贸区增设泉州片区,建设“中国—泰国”跨境电商等“两国双园”

  ●加强改进侨务工作 

  实施“聚侨引侨和泉商回归”专项行动,探索设立新侨创新创业基地、海外华侨华人培训基地,实施“留住根脉”华侨历史文化传承展示工程

  ●深化泉台融合发展 

  推动泉台电子信息、精细化工、机械装备、生技医疗等新兴产业深度合作

  深入实施海峡两岸闽南文化溯源交流工程,加快金门供水水源保障工程建设

 

 

 

  保护利用并举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打造世遗保护利用典范城市 

  健全世界遗产监测、展示、阐释体系

  规划建设闽南文化产业园、博览园

  加快中山南路及周边街巷改造综合提升

  ●发展深度融合的文旅经济 

  抓好“水上看泉州、夜游世遗城”等项目

  推动泉州古城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5A级景区,支持石牛山争创国家5A级景区

  打造海丝文旅“一台戏”,擦亮“宋元中国·海丝泉州”品牌

  ●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争取设立公共文化服务基金,建设24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绿色低碳 

  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加快绿色转型发展 

  实施省级以上园区循环化改造,创建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

  实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

  ●加大污染整治力度 

  实施100个以上大气精准治理减排项目,实行石化、制鞋、印刷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全过程治理

  创新推行“乡愁河长”,加快河湖空间带修复,打造沿江沿河沿湖绿色生态廊道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突出重点区位林相改造,强化古树名木保护

  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抓好互花米草遏制及植被修复

 

 

 

  人民至上 

  全力惠民生补短板 

  ●推动社会保障提标扩面 

  深化千企“引工大使”和“三个百”招工引才行动,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8万人

  新改扩建长者食堂等养老设施100个,新增养老床位超2000张、普惠性婴幼儿托位3000

  ●推动社会事业提档升级 

  实行中心市区公建配套学校与城市规划、设计、建设、验收、交付使用“五同步”,全市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万个、中小学学位3万个;实施县域高中提升发展行动

  力争建成泉州技师学院;支持华侨大学建设省“双一流”高校、泉州师范学院建设一流应用型高校,支持泉州医高专、黎明职业大学争创本科层次院校

  加快发热门诊、定点救治医院、重症医学科建设。建成投用市妇产医院、正骨医院北峰院区,全市新增卫技人员4000人以上、医疗床位1500张以上;提升上海六院福建医院建设内涵

  推进中西医“同病、同治、同疗效、同价”

  ●推动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统筹党群服务中心、文明实践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等平台,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

 

 

 

  新一年,“泉”蓝图—— 

  ●创建国防科工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

  ●加快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建设

  ●推进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建设

  ●争创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争创国家城市更新试点

  ●争创国家民营经济联系点城市

  ●争创全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区

  ●推动金门供水工程创建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推动德化窑、永春苦寨坑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争创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

  ●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争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儿童友好城市

  ●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

 

 

 

  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 

  政府承诺 

  以实为先,善作善成

  以法为纲,崇法善治

  以民为本,为民担当

  以廉为镜,长治长效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